关于印发《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 发布日期:2014-12-18 】 【选择字号:

.

 关于印发《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事业单位

现将《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工作方案

 

       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2014822        

 

  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8月22

 

 

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工作方案

 

根据酒泉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酒泉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和宣传提纲的通知》(酒事改发〔20141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和〈酒泉市市直事业单位分类目录〉的通知》精神,为做好我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积极主动、适时适度的原则,做好改革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为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改革的精神,着重宣传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改革任务,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宣传推进改革的好做法好经验,对改革中涉及的敏感问题不公开报道。

(三)坚持与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改革方针相适应,根据推进改革实际,把握宣传节奏,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二、宣传重点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规定的主要内容。

(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省、市《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四)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阶段性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

(五)宣传在改革进程中的典型经验、好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三、宣传方式

(一)在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二)通过政策解读、答记者问、开辟专栏等形式,就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等内容进行阐释。

(三)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撰文,进行政策解读。

四、任务分工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工作在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一)县委宣传部负责改革宣传的指导、协调和引导,适时安排落实主要媒体刊发言论、解读阐释政策,宣传典型事例等工作。

(二)县编办负责拟订全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提纲。会同有关部门对宣传稿件进行审核,重要文件按程序报批;负责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和衔接;跟踪了解宣传效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宣传工作情况。

(三)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分别负责相关政策口径的准备工作,做好解读和答复工作。

(四)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负责具体的宣传报道工作。

(五)事业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六)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负责组织本乡镇、部门、单位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宣传工作,并及时向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宣传报道工作情况。

 

 

 

 

 

 

 

 

 

 

 

 

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提纲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肃北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安排,为做好改革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制定以下宣传提纲。

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正在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安排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支撑,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互交织、相辅相成。通过改革,可以更明确地定位事业单位功能,强化公益属性,使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完善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其他社会组织难以承担的非行政性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中的作用;可以更加明晰政府对公益事业在政策引导、总体规划、资源投入和有效监管方面的责任,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

(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事业单位承担着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大量公益服务职能,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由过去主要关注温饱问题上升为更多地关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对公益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公益服务的“短板”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就是打破限制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开拓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激发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增强竞争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

(三)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优化资源配置、破解事业单位矛盾的客观需要。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目前,事业单位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法制,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克服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促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肃北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健全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布局结构逐步优化,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公益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目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迫切需要着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密切联系,是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年来,事业单位改革虽然在分行业、分部门推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努力形成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推动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促进我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实践探索;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与政府机构改革、行业体制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好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承受度的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实现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肃北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三、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一)改革的总体目标。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二)改革的阶段性目标。2013年基本完成省直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基础上,2014年上半年完成市县事业单位分类工作,进而稳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管办分离、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等改革工作。到2015年,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施管办分离、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定基础。

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工作方针

(一)坚持分类指导。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是深化改革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十分庞杂,门类繁多,职能各异,地区差别很大,只有进行科学分类,才能合理办公室事业单位的范围,才能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政策。按照社会功能把现在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别。

(二)坚持分业推进。事业单位广泛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不同行业。重在解决不同行业和地方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基础性问题、共性问题和衔接性问题,不是“另起炉灶”,不替代正在进行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行业体制改革要按照既有的改革部署和领导协调机制继续推进。

(三)坚持分级组织。按照事业单位分级管理原则,分级组织实施改革。地方党委、政府对本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负总责。县事改办主要负责指导全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主管单位负责本乡镇、部门、单位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按照省、市、县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四)坚持分步实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体改革任务上,中央和省市上也提出了分步实施的要求。有的改革措施可以根据情况,允许过渡,逐步实施,不要求一步到位。各乡镇、部门、单位可按照省、市上明确的改革步骤,结合自身特点,作出分步安排,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五、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政事分开,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将这类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内设机构。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事企分开,改革的方向是转企。

这两类改革是整个改革的“小头”,都有过渡期,逐步改革到位。

六、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一)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推动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二)分别实施改革。对完全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其公益属性;对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将其兼有的行政和生产经营职能剥离到位后,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职责任务不足的并入其他事业单位或予以撤销。对保留下来的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规范其机构名称、职责任务、编制员额、经费形式等。

(三)进一步加强编制管理。按照“控总量、优结构、保重点、促发展、增活力”的要求,全面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评估审计制度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科学制定不同行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四)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理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奖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我县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各部门要根据改革进程,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分步实施到位。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七)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帐,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八)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结合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运行情况、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财政支持方式和机构编制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

七、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增强公益事业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

(二)强化政府责任。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公益服务,促进公益服务公平公正。加快发展农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公益事业,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切实满足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益服务需求。优化公益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科学设置事业单位,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推进资源共享。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完善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公益事业,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并切实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大力倡导和发展志愿服务。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八、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加大各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二)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三)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晰各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按照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严格执行有关财政法规政策,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九、我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利条件

(一)改革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推进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改革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县综合实力增强,能为改革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三)改革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我县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为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四)改革有广泛的民意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公益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层次不断升级,对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改革普遍关切,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这些都为事业单位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办概况

编委领导

主   任: 张立东
副主任: 图...  王迎军  
委   员: 赵仲庆  巴依尔  
董全斌  姚江涛  乌兰  

编办领导

主   任: 董全斌
副主任: 田东平  

编办简介

职能介绍

内设机构